2010年9月14日 星期二

養份

當身體滿足於維生素時
大腦就開始追求精神的養份
懶得自己去鑽研古人的大道理
就去上課聽教授們的分析講解
議事說理分享個人感受
彷彿老師都在究天人之際
通古今之變
不再是追逐分數的心態
只是好好享受
文字帶給我們知識的進漲
人生的微言大義

今天又重讀了曾子的故事 (在不同的堂上都聽了n次)
大意如下 :

曾子種瓜 , 有一次弄斷了瓜的根 , 曾子父親就用一大碌木扑濕曾子。
曾子昏到在地上 , 很久才醒過來。他醒過來第一時間去父親的房間,
對父親說了一番話 :「剛才我做錯了事 , 父親你教訓了我 , 你拿大木教訓我 , 你的手有沒有受傷呀?」
當父親說沒事後 , 曾子便安心下來 , 立即回自己房
回房後立刻彈琴 , 仲要彈得勁大聲 , 令父親知道自己被打後身體沒出現問題
(我心想 :曾子真的是一個孝子 ,甚至有點愚孝)

曾子以為自己咁樣以經盡了孝道
呢件事傳下傳下 , 就傳到孔子的耳中
孔子大怒 , 就算曾子拜見都唔想見佢
仲要叫其他弟子對他說 :「你比你父親打真係大錯特錯 , 呢d唔係孝。」
(聽到呢度 , 我雖然不認同由得個呀爸打到暈低係對的 , 但曾子所做的唔係好孝咩? )

孔子繼續說 :「古時候舜都是出名孝道的。但他父親想殺他時 , 都冇一次成功 , 這才是孝 , 因為佢平時對家人盡孝 , 但當父親想殺他或傷害他時 , 他避開免受傷害 , 才不會令父親負上「不父之罪」。你而家任父親打 , 完全係陷父親於不義」

聽完這科後
我有點驚訝和無言
陳義很高
我以為要避開父親打 , 係因為自己生命誠可貴
但是....原來孔子係會顧及到父親0個邊
實在是聖人.....

其實孝呢樣野
古今中外 , 唔同信養的人都在說
但是 , 已經不可以和古人的孝等同了
level差太遠了
無怪孔子的思想只不過是理想國
現在大家要學一下錯要認 , 打就唔好企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