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質和遺體順利抵港
終於離開了那個不懂尊嚴生者的性命、死者的尊嚴的鬼地方了
這幾天電視、報章新聞,甚至網絡都不停報導菲律賓人和領導人的無恥行為
總覺得每個報道都令我想爆粗
他們令人質「生於憂患」都算
為什麼不讓逝者「死於安樂」,明明已封好的棺木
只為媒體的好奇,再次開封,任影唔嬲
就好像一班心理有問題的人,去偷窺、偷影別人安睡的臉孔一樣
不懂尊重和禮貌
從來不知道原來中國文化和菲律賓文化是相差這麼遠的
我擺明歧視同唔gur佢地ga喇
就等如我歧視非洲的食人族一樣
仲有,監守自盜
偷了人質的貴重物品
我只能說一句:
有冇搞撚錯!!!!!
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
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green day
green day是我近期極之迷上的band
他們的歌曲中洋溢著反戰的情緒
這是華語市場不能生存的樂隊
華語市場的大band都會說戰爭,但頂多是說社會上、階段上、心理上或是愛情上的戰爭
(我最愛的5月天亦如是)
或許只有身處戰區或發動戰爭的國家,市場才能收容這些出色而又有態度的band
去訴說血淋淋的war
或許這就是在自由國家中的不自由
沒人想發動的戰爭,大家只能口誅筆伐,冷嘲熱諷
根本,一點都不自由
這些小眾的聲音,我們要支持(當然對華語市場是小眾,在美國卻是小眾中的大眾)
他們極討厭fuxking bush
特別是在iraq的戰事上
green day在歌曲上作了不少的控訴
當中,我最喜歡的是《21guns》
21guns來自21嚮禮炮的傳統
從前的戰船通常有21枝火炮,慢慢演變到外交上
當有外國的政要來自己的國家,就要放禮炮
意即放下了武裝(炮已放完),大家可以安心來
21嚮禮炮,是最高的尊重
green day借用了21guns放下武裝的精神延伸到歌曲中
很美,很動聽,歌詞也行絕
「Did you try to live on your own
When you burned down the house and home?
Did you stand too close to the fire
Like a liar looking for forgiveness from a stone?」
另外有一首歌,是寫在911之後的
不單是紀念這次恐怖襲擊的事件,亦是主音對10歲時已過身的父親的懷念
戰爭離我們很遠,但只要想像一下,便會覺得很沉重
(以下mv開頭是故事的鋪敍,想直接聽歌,可以跳至1:43)
Summer has come and passed
The innocent can never last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Like my father's come to pass
7 years has gone so fast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Here comes the rain again
Falling from the stars
Drenched in my pain again
Becoming who we are
As my memory rests
But never forgets what I lost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Summer has come and passed
The innocent can never last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Ring out the bells again
Like we did when spring began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Here comes the rain again
Falling from the stars
Drenched in my pain again
Becoming who we are
As my memory rests
But never forgets what I lost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Summer has come and passed
The innocent can never last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Like my father's come to pass
20 years has gone so fast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他們的歌曲中洋溢著反戰的情緒
這是華語市場不能生存的樂隊
華語市場的大band都會說戰爭,但頂多是說社會上、階段上、心理上或是愛情上的戰爭
(我最愛的5月天亦如是)
或許只有身處戰區或發動戰爭的國家,市場才能收容這些出色而又有態度的band
去訴說血淋淋的war
或許這就是在自由國家中的不自由
沒人想發動的戰爭,大家只能口誅筆伐,冷嘲熱諷
根本,一點都不自由
這些小眾的聲音,我們要支持(當然對華語市場是小眾,在美國卻是小眾中的大眾)
他們極討厭fuxking bush
特別是在iraq的戰事上
green day在歌曲上作了不少的控訴
當中,我最喜歡的是《21guns》
21guns來自21嚮禮炮的傳統
從前的戰船通常有21枝火炮,慢慢演變到外交上
當有外國的政要來自己的國家,就要放禮炮
意即放下了武裝(炮已放完),大家可以安心來
21嚮禮炮,是最高的尊重
green day借用了21guns放下武裝的精神延伸到歌曲中
很美,很動聽,歌詞也行絕
「Did you try to live on your own
When you burned down the house and home?
Did you stand too close to the fire
Like a liar looking for forgiveness from a stone?」
另外有一首歌,是寫在911之後的
不單是紀念這次恐怖襲擊的事件,亦是主音對10歲時已過身的父親的懷念
戰爭離我們很遠,但只要想像一下,便會覺得很沉重
(以下mv開頭是故事的鋪敍,想直接聽歌,可以跳至1:43)
Summer has come and passed
The innocent can never last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Like my father's come to pass
7 years has gone so fast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Here comes the rain again
Falling from the stars
Drenched in my pain again
Becoming who we are
As my memory rests
But never forgets what I lost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Summer has come and passed
The innocent can never last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Ring out the bells again
Like we did when spring began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Here comes the rain again
Falling from the stars
Drenched in my pain again
Becoming who we are
As my memory rests
But never forgets what I lost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Summer has come and passed
The innocent can never last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Like my father's come to pass
20 years has gone so fast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電影n部
1. 《inception》
之前和小雞、dee入院看了潛行兇間(inception)
真的很好看呢!!
我覺得比不赥島好看,是神級的作品
再三細味
發現自己也掉進paradox的陷阱
心中有了一個心寒的答案
(未看的不要往下看)
#
#
#
#
#
#
#
#
#
#
#
#
#
#
#
#
#
#
#
#
「你是不會知道自己何時入夢的」
就是由始至終都是一場夢
戲中出現的所有場境都是夢
從來都冇出現過現實(太凌亂和零碎的思考過程也不知如何說清楚)
不應該是這樣說,戲中或許有現實的回憶和意識
但是沒有出現過現實的場景
昨天弟弟問我覺得結局如何
不謀而合
原來他的想法跟我極相似
2. 《飛砂風中轉》
不要以為ekin的電影一定不好看
飛砂有很多笑點
說不出的幽默
大佬之間的角力
全為想讀書、做一個好老公
時代不同了
人也隨之而改變
只有傻傻的人
才會去掙取那自討苦吃的龍尾棍
電影揶揄了一些時事
民主的信念竟然只有低b仔陳子聰提倡
其他人也只顧自己的利益而做利
埋沒民主
雖然,電影是有點教育意味
即做古惑仔冇好下場
但是整套電影的起承轉合做得不錯
電影中沒有太過度的砍人場面
很多都輕輕帶過
看完可以去youtube看看特作特輯
好正的~
但有兩幕都係驚人的
驚人的場面,都有兩首歌帶過
古惑仔大合唱的〈飛砂風中轉〉道出了小春的身不由已
24味的〈人多勢眾〉是劈友大場面同門兄弟自相殘殺,冇大冇細,掙上位的寫照
說真的,真的很推薦這套笑片
快點看吧~
3. 《天行者》
因為飛砂太好看,所以dl和借了不少ekin近年的作品來看
《天行者》中ekin是一個黑社會當札的紅人為社團做事而入獄
在獄中看了很多書,最後坐了20年,出來想改變
做一個慈善家
可是,所有人都不會相信這個長於古惑世家的人會行善
禍害接腫而來
警方、和ekin當年很像想上位的馮德倫是ekin的阻礙
人是否行錯一步後,一世都會錯下去呢?
這是觀眾自己要解決的問題
ekin為了停止干戈中死去/假死
(沒飛砂那麼好看,但都有一種新的感覺)
4. 《第一誡》
為ekin帶來了一個影帝榮譽的電影(雖然我們都好像沒聽說過)
鬼片來的
開頭部份很嚇人,無論如何我都不敢看下去
拉來了小雞一同看
原來電影到後來已經不再驚,反而是緊張和殘忍
開始賣弄懸疑
結局是有點出人意表的
也頗慘的
但看完總覺得沒多大的感覺,恐怖感已經被悲慘的結局抹去了
5. 《同門》
這套電影都很不錯
演員很有古惑仔系列的感覺
余文樂、杜文澤等人做到很有火
很喜歡
這是一個同門相殘的故事
本來五個大佬有如兄弟,油尖旺如同一個小社會
有了一個很良好的黑社會規模和秩序
互不干預,各自揾錢
一致對外
雖然這裏很太平,但警方不容許法律以外的秩序
派蔡少芬做其中一個大佬的老婆,長年來計劃一個陰謀
從中挑撥離間,利用余文樂和杜文澤,以及其他大佬的利害關係
使他們互相猜忌和自相殘殺
警方就坐收漁人之利
看這電影,會令我同情那些大佬
不過不失
6. 《千機變》
原來之前自己一直都不想看的電影
還是不要看的好
一看便後悔
之前和小雞、dee入院看了潛行兇間(inception)
真的很好看呢!!
我覺得比不赥島好看,是神級的作品
再三細味
發現自己也掉進paradox的陷阱
心中有了一個心寒的答案
(未看的不要往下看)
#
#
#
#
#
#
#
#
#
#
#
#
#
#
#
#
#
#
#
#
「你是不會知道自己何時入夢的」
就是由始至終都是一場夢
戲中出現的所有場境都是夢
從來都冇出現過現實(太凌亂和零碎的思考過程也不知如何說清楚)
不應該是這樣說,戲中或許有現實的回憶和意識
但是沒有出現過現實的場景
昨天弟弟問我覺得結局如何
不謀而合
原來他的想法跟我極相似
2. 《飛砂風中轉》
不要以為ekin的電影一定不好看
飛砂有很多笑點
說不出的幽默
大佬之間的角力
全為想讀書、做一個好老公
時代不同了
人也隨之而改變
只有傻傻的人
才會去掙取那自討苦吃的龍尾棍
電影揶揄了一些時事
民主的信念竟然只有低b仔陳子聰提倡
其他人也只顧自己的利益而做利
埋沒民主
雖然,電影是有點教育意味
即做古惑仔冇好下場
但是整套電影的起承轉合做得不錯
電影中沒有太過度的砍人場面
很多都輕輕帶過
看完可以去youtube看看特作特輯
好正的~
但有兩幕都係驚人的
驚人的場面,都有兩首歌帶過
古惑仔大合唱的〈飛砂風中轉〉道出了小春的身不由已
24味的〈人多勢眾〉是劈友大場面同門兄弟自相殘殺,冇大冇細,掙上位的寫照
說真的,真的很推薦這套笑片
快點看吧~
3. 《天行者》
因為飛砂太好看,所以dl和借了不少ekin近年的作品來看
《天行者》中ekin是一個黑社會當札的紅人為社團做事而入獄
在獄中看了很多書,最後坐了20年,出來想改變
做一個慈善家
可是,所有人都不會相信這個長於古惑世家的人會行善
禍害接腫而來
警方、和ekin當年很像想上位的馮德倫是ekin的阻礙
人是否行錯一步後,一世都會錯下去呢?
這是觀眾自己要解決的問題
ekin為了停止干戈中死去/假死
(沒飛砂那麼好看,但都有一種新的感覺)
4. 《第一誡》
為ekin帶來了一個影帝榮譽的電影(雖然我們都好像沒聽說過)
鬼片來的
開頭部份很嚇人,無論如何我都不敢看下去
拉來了小雞一同看
原來電影到後來已經不再驚,反而是緊張和殘忍
開始賣弄懸疑
結局是有點出人意表的
也頗慘的
但看完總覺得沒多大的感覺,恐怖感已經被悲慘的結局抹去了
5. 《同門》
這套電影都很不錯
演員很有古惑仔系列的感覺
余文樂、杜文澤等人做到很有火
很喜歡
這是一個同門相殘的故事
本來五個大佬有如兄弟,油尖旺如同一個小社會
有了一個很良好的黑社會規模和秩序
互不干預,各自揾錢
一致對外
雖然這裏很太平,但警方不容許法律以外的秩序
派蔡少芬做其中一個大佬的老婆,長年來計劃一個陰謀
從中挑撥離間,利用余文樂和杜文澤,以及其他大佬的利害關係
使他們互相猜忌和自相殘殺
警方就坐收漁人之利
看這電影,會令我同情那些大佬
不過不失
6. 《千機變》
原來之前自己一直都不想看的電影
還是不要看的好
一看便後悔
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arvil lavigne
記得有一次與文欣出席勁歌去追五月天
我想大約是在2006年左右吧
看到avril的girl friend的mv上了磅,在大熒幕下投影的影像很美
聲音在環迴立體的大喇叭播放下,尤其沁心
之後就由她的最新大碟聽起,到最後就聽到她首隻成名作complicated
原來這首歌,我是聽過的,只是之前一直未能把歌搭上avril的樣子而己
漸漸就愛上了這個很自我、很有態度的女孩
一年後,avril來香港開演唱會,當時expro還只是剛開放不久
滿滿的裝修味很難聞
記得當時買票比五月天還要難
好在余膠搭到人買到兩張內部票
我們每人用了接近一千元才只得坐最後排
是我人生中最貴的一場演唱會(還動用了學費-_-)
還要arivl耍大牌,遲了過半鐘才開場
但只唱了45分鐘就走了
雖然如此,但我還是很享受
原因是她的人、聲音和歌曲旋律都很美和有態度
以下這首是我最喜歡的歌曲
我想大約是在2006年左右吧
看到avril的girl friend的mv上了磅,在大熒幕下投影的影像很美
聲音在環迴立體的大喇叭播放下,尤其沁心
之後就由她的最新大碟聽起,到最後就聽到她首隻成名作complicated
原來這首歌,我是聽過的,只是之前一直未能把歌搭上avril的樣子而己
漸漸就愛上了這個很自我、很有態度的女孩
一年後,avril來香港開演唱會,當時expro還只是剛開放不久
滿滿的裝修味很難聞
記得當時買票比五月天還要難
好在余膠搭到人買到兩張內部票
我們每人用了接近一千元才只得坐最後排
是我人生中最貴的一場演唱會(還動用了學費-_-)
還要arivl耍大牌,遲了過半鐘才開場
但只唱了45分鐘就走了
雖然如此,但我還是很享受
原因是她的人、聲音和歌曲旋律都很美和有態度
以下這首是我最喜歡的歌曲
8月的第一個工作天
今天拿了ma的學生證
亦都收到新一年的合約了
午飯前,差不多排了一個小時隊才拿到學生證
拿證的時間,個職員話我不能同時有兩張證享受圖書館服務
要我士但放棄一張證
到最後我選用學生證,而放棄職員證
原因是我覺得我較享受學生的身份
幸好選對了,因為碩士生的借書數量遠比職員多
80本呢!!!!!借足80本的話已經可以把辨公室變成小型圖書館
而且還可以借兩個月呢!!!!!!
痴線的!!!!!
下午,收到合約
10月5日又再生效呢!!!
雖然總覺得會續約,但未知續約否前心中不免有些少不安
不安在於我做事愈來愈hea,但又沒有積極揾工
如果一唔續,我就真的可以吃屎了
幸好,
又有一年的安全時間。
唉,傳意的書真好煩,遍佈全中大的圖書館...
亦都收到新一年的合約了
午飯前,差不多排了一個小時隊才拿到學生證
拿證的時間,個職員話我不能同時有兩張證享受圖書館服務
要我士但放棄一張證
到最後我選用學生證,而放棄職員證
原因是我覺得我較享受學生的身份
幸好選對了,因為碩士生的借書數量遠比職員多
80本呢!!!!!借足80本的話已經可以把辨公室變成小型圖書館
而且還可以借兩個月呢!!!!!!
痴線的!!!!!
下午,收到合約
10月5日又再生效呢!!!
雖然總覺得會續約,但未知續約否前心中不免有些少不安
不安在於我做事愈來愈hea,但又沒有積極揾工
如果一唔續,我就真的可以吃屎了
幸好,
又有一年的安全時間。
唉,傳意的書真好煩,遍佈全中大的圖書館...
2010年8月1日 星期日
《夜潛者》
星期六的兩場補習都在粉嶺
可是,兩堂中間相隔四小時
忘記了帶書本去温習
只好到書店買書看來打發時間
雖然《櫻花樹下》不是極好看,但渡辺淳一對人的心理描寫做得很不錯
以及不知是譯者的功力,還是作者本身言簡意劾
十分明快,因此,再博多一次吧!
想不到,竟然能24小時內完成這本《夜潛者》
基本上整個故事都反映了不少男女性的地位和現今婚姻的病態現象
作者很喜歡由男性的角度出發,到肉的評點男女關係
以及事業女性的不育問題
透過小說去訴說這些問題並不沉悶
十分引人入勝的是,男女的角力,當男人以為自己已掌握大局時
女人又會反客為主
誰在控制誰呢究竟?
看完這本書後,令我想看埋UL推介的《失樂園》
可是,兩堂中間相隔四小時
忘記了帶書本去温習
只好到書店買書看來打發時間
雖然《櫻花樹下》不是極好看,但渡辺淳一對人的心理描寫做得很不錯
以及不知是譯者的功力,還是作者本身言簡意劾
十分明快,因此,再博多一次吧!
想不到,竟然能24小時內完成這本《夜潛者》
基本上整個故事都反映了不少男女性的地位和現今婚姻的病態現象
作者很喜歡由男性的角度出發,到肉的評點男女關係
以及事業女性的不育問題
透過小說去訴說這些問題並不沉悶
十分引人入勝的是,男女的角力,當男人以為自己已掌握大局時
女人又會反客為主
誰在控制誰呢究竟?
看完這本書後,令我想看埋UL推介的《失樂園》
訂閱:
文章 (Atom)